中國易居職業馬拉松俱樂部職業探訪計畫(玉溪篇)

雲南玉溪,沒有旅遊風氣較無特色的小城市,海拔1600公尺屬於亞高原,夏季涼爽、冬季無雪,年平均溫度16度,氣候與生活步調較為緩慢適合居住。城市逐漸發展中,雖無城市地鐵,但公交車、共享單車也算便利。城市文明度高,汽機車都會優先禮讓行人,公園周邊也有許多免費公廁,我覺得算是一個小而美的城市,令我驚訝是有需多有特色的咖啡廳,有時否乍看之下還以為身在日本街道。

剛開始易居俱樂部會選擇在雲南玉溪,主要先讓隊員適應高海拔環境,預計五週後才要前往雲南麗江訓練(海拔2400公尺),也是新一年度的培訓隊員選拔,避免正式隊員與選拔隊員對於高原適應不良,才選定從較低的高原環境來開始準備。

在多年前,有一位台灣的跑者曾經在玉溪訓練過,也很熱情且主動地與我分享,但因缺乏更多當地的環境資訊,所以讓我遲遲沒有到玉溪執行訓練。而我反思自己,依舊是被慣性給困住,每到夏天就到習慣的甘肅蘭州執行高地訓練,也因為這樣失去了嘗試新環境的勇氣,或許是對新環境的不安感深埋在我的潛意識中,總是會給自己一個人“生地不熟“當理由,但也因為疫情開啟我探索台灣高地訓練的環境,而漸漸打破長年思想中的框架。

訓練與探索新環境雖然比較辛苦與勞累,甚至會耗費每日有限的意志力而導致訓練時的發揮,但過程中也是不斷地在刺激自己的大腦,如同訓練身體肌肉一般,總要帶點不適應的感覺才會有所進步,而過程中也是要適當調控刺激內容,例如某些問題卡關可以找朋友幫忙或是請專人付費處理,畢竟短時間內越級打怪也是會有反效果。

出門能騎車就不走路,交給專業的哈啰單車處理😆

在隔離三週的時間,基本上每天都有在房間內跳繩或是原地跑步一小時,所以在六月二十二日解隔離的當天下午就先試著慢跑一小時。不知是高原環境的新鮮感,還是三週都沒跑步的原因,體感明顯雙腳輕飄飄的,但又使不太上力量,而隊友也對我來到相當好奇,在聊天下很快就度過了一小時的訓練。

聶耳音樂廣場內的跑步路線
雖有標示禁止行車,但還是會有腳踏車騎行要多加注意。

隔離三週時間我以為我會很想離開房間,但真的解除隔離時又覺得出門真是件麻煩的事,記憶最深刻是當天上午易居俱樂部的隊長開車來接我,到飯店後他在吧台幫我簡單做了個烤花生吐司,可能連續吃了三週的隔離便當,花生吐司入口後我驚覺無比美味。突然腦中浮現過去我在書中看過的內容,作者認為天底下最美味的美食是飢餓,因為飢餓讓食物都變得更佳好吃,而當我吃完吐司舔著沾在手指尖的花生醬時,我又想到蔣勳在歲月靜好的書中寫到:「完美,是因為該拿掉的部分都被拿掉了嗎?也許,時間才是真正的雕刻家吧,它用殘酷荒謬的“毀壞”,成就了真正永恆的“完美”」。

雲南玉溪雖然不大,但也朝城市化發展,所以路線上選擇還是以馬路居多,俱樂部為求安全考量,長距離跑路線選在聶耳音樂廣場周圍環境,聶耳音樂廣場的聶耳,正是中國國歌「義勇軍進行曲」的作者,而從高空俯瞰聶爾音樂廣場,中間廣場就是一座小提琴的造型,公園馬路周圍公廁至少有兩座,對於跑者來訓練相當便利,而因中國的電動車相當普及,最算車流量大一點的時間訓練,也不會感到空氣混濁。

綠線與紅線都大約3.5公里,而綠線要跨到紅線需要經過較大的路口,所以為求安全,跑較快的配速時只會單選一條線,只有慢跑時會兩條線一起跑,降低路線的單調。

在聶爾因為廣場附近有需多飯店,這次俱樂部選擇的是玉溪海港商務酒店,離音樂廣場最接近,也因長期接待運動訓練隊伍,所以生活上較了解運動員的需求,攜程app上房間價格為人民幣130元,需要包三餐可以跟酒店洽談,包餐一天約人民幣198元,而飯菜普通、菜色少又不太變化,只能算求方便想省事時的選擇,畢盡在玉溪美團外賣也是相當方便。

在玉溪,早上六點半訓練大約16~18度,溫度相當舒服,濕度大約70%以上些微偏高,因中國雲貴高原在夏天算雨季比較容易下雨,也因為這樣的氣候讓雲貴高原的植被與空氣比其他高原地區好。下午大約26~28度左右,溫度看起來很高,但微風吹來相當涼爽不感到悶熱,不論是訓練還是過生活,都是宜人的氣候環境。

離酒店約三公里左右就有玉溪體育場,分為有主場地與熱身場地,與台北田徑場雷同,但熱身場地是標準400公尺跑道並有屋簷遮擋,風雨跑道既防曬又防淋雨一舉數得。體育場採取付費使用制度,每人每次5塊人民幣,所以場地內跑道上不會出現散步的民眾,5塊錢就能解決得事情,在台灣密集的城市中反而執行上困難重重,只能導致運動民眾的相互紛爭與混亂。

Video form 易居馬拉松俱樂部

下雨時俱樂部就會先停止訓練,等雨停後再開始訓練,理由是高原淋雨容易感冒,而在高原感冒恢復較慢,所以淋雨訓練成為風險較大的行為,但最後我在雲貴高原待了有14週,因下雨影響訓練也只有兩次,跟台灣比起來已經是很不會下雨的環境了(笑)。

如果在台灣下雨就不練,那根本就直接不用練了,可發現環境差異讓訓練內容上些微不同,在台灣淋雨訓練很熱血,但在高原上淋雨訓練卻是影響訓練的是高風險因素。另外題外話,剛到易居俱樂部訓練,台灣友人會好奇我在假日訓練會跑多長距離,但職業馬拉松俱樂部在週日是不上班休息的,因為跑步就是工作。綜合以上兩點讓我陷入思考,或許人的觀點只能從自身經驗出發,不斷地累積經驗趨向所謂的客觀。

Video form 易居馬拉松俱樂部
Buy a cup of coffee☕️

廣告

發表者:張嘉哲 Chang Chia Che OLY

21502

中國易居職業馬拉松俱樂部職業探訪計畫(玉溪篇) 有 “ 2 則迴響 ”

發表迴響

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